包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宁夏原州区最是幸福丰收时
TUhjnbcbe - 2023/8/12 20:18:00

秋风送爽,五谷丰登。固原市原州区的田野里,一串串饱满充实的谷穗笑弯了腰,一个个色泽诱人的苹果羞红了脸,一束束笔直高大的藜麦乐开了花,一棵棵大脆嫩的白菜散开了绿裙……金秋携着多彩的丰收,慰藉农民一年的寄托和希望。

谷物飘香抢收忙

9月20日,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优质高产张杂谷示范基地里的张杂谷开始收割。4辆大型收割机同时作业,金*的谷穗被收割机卷进去,再出来时已经变成*灿灿的小米。村民们纷纷赶到基地,观看丰收盛景。

“今年谷穗又大又饱满,示范基地预计一亩地能产公斤以上,普通土地亩产预计也在公斤,看来固原的确适合种植张杂谷。”固原市种子工作站站长张权笑着说。

谷子是中国传统农作物,原州区不少农民都爱在自家地里种点谷子,但由于品种落后、种植技术欠缺,亩均不足公斤的低产量长期困扰着种植户。“我们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小杂粮种植地,考察多种谷子,只为寻找适合固原种植的种类。最终,我们选择了张杂谷。”年,固原市种子工作站开始在彭堡镇彭堡村试验种植张杂谷13号,试验后发现谷子不仅高产而且米质优良,年便开始在固原市实施张杂谷免费供种项目。

当时,原州区新星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陆小*已经有了几年种植谷子的经验,他深知这是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好机会,所以积极响应*策,带着96户合作社成员在彭堡村种了多亩张杂谷。“当年就取得了大丰收,我按3.6元1公斤的价格收购,不少社员都大赚了一笔,大家种植张杂谷的信心更足了,今年我们村里种了整整1万亩。”陆小*介绍说。

“去年我家种了4亩张杂谷,收入超过0元,今年加种了6亩,产量肯定比去年高,而且今年回收价格也高,听说1公斤要5块多。我粗略算了一下,今年收入比去年的2倍还要多,明年我还要继续种张杂谷。”彭堡村村民杨桂芳满脸笑容算着账。

种植面积大了,收割便遇到一些困难。“人工收割速度慢,还容易延误时机,所以今年引进了大型机器收割,速度快且损耗低,产量和效益都得到有效提升,等明年我们的面积再增大也不用愁。”陆小*如是说。

今年,原州区小杂粮产业积极实施“让开清水河川、注重东西两山”的长远发展规划,按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种植优质小杂粮7万亩,其中豆类0.1万亩、谷子1.6万亩、糜子2.1万亩、荞麦3.2万亩;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山为主、清水河川为辅的11个乡镇;1.6万亩优质张杂谷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的炭山乡、寨科乡和西部山麓边的彭堡镇等7个乡镇的23家农业合作社,采用行之有效的“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一批高产、高效、优质、绿色的小杂粮产业基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发展。

苹果园里采摘忙

最近几天,*铎堡镇的原州区高标准现代化苹果基地里的苹果成熟了,周边居民纷纷慕名前来采摘。“自9月18日苹果采摘节过后,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来采摘,我们的苹果又甜又脆,颜值也高,很受欢迎。”基地技术员侯海峰自豪地说。

“采摘价格是1公斤10元,和外面卖得差不多,但是更新鲜更好吃,最主要是能享受采摘的快乐,我宁愿走点远路带孩子来体验一番。”来自原州区南关街区的马女士告诉记者。

*铎堡镇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基地是固原市“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基地总投资0万元,计划引进种植米奇拉、蜜脆、金冠等新品种苹果亩,培育矮化砧苹果苗亩。其中,米奇拉从新西兰引进,属于嘎啦系列,为早熟品种,其果形端庄、色泽红艳、肉质细嫩、质地清脆、芳香浓郁,挂满枝头的米奇拉就像一颗颗红宝石光艳夺目,是果园里的“明星品种”。

目前,基地累计完成矮化密植苹果2亩、育苗亩。按照“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和苗木良种化、管理机械化、栽培矮密化、肥水一体化、产品标准化”的“三高五化”模式进行建设,可实现“当年栽树、次年结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

“今年有亩果园挂果,因为数量不多,我们主要以采摘为主,明年挂果多了,我们会成批运往外地销售。”侯海峰说,果园丰产期亩均产量可达公斤,亩均年净收入3.6万元。

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基地也积极吸纳附近居民在家门口打工,顺便学习苹果种植技术,日均用工量20人,农忙时节可达人以上。今年57岁的潘慧琴是*铎堡镇农科村人,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人,由于上了年纪劳动能力下降,又没有手艺傍身,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被村里识别为低保户。

今年3月,潘慧琴开始在苹果基地务工。“一天80元工资,我们老两口除了吃喝,还能存点。技术员还手把手给我们教种植技术,如今剪枝、扭枝、拉枝我都会,以后我也要在地里栽上苹果树。”潘慧琴兴奋地说。

今年,基地引进应用了果园信息自动采集技术,打破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原州区还探索实施村企联营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铎堡镇*铎堡村、张易镇*堡村等15个村与宁夏六盘金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经营,以国有企业为龙头,依托*铎堡苹果基地,采用“支部国企基地”运作模式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在“四个一”林草产业的推动下,原州区将进一步扩大苹果种植规模,丰富苹果品种,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要,推动苹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苹果产业将逐渐成为原州区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陌上农家进财忙

年蔬菜价格持续走低,让很多菜农至今提起仍胆战心惊。“菜价低,很多菜运输成本算下来比菜的整体售价都高,卖出去不划算,种植户就任由菜烂在地里做肥料。”提起去年的菜价,彭堡镇姚磨村村民姚国顺不禁摇起了头。

今年,蔬菜价格持续稳定,压在菜农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芹菜1公斤2元多,包菜每公斤至少也要1元多。可惜我们家菜种的品种太少,只有10亩大白菜,还要等20天才能收,但是我相信,以今年的行情,我家的菜也不愁卖。”姚国顺笑着说。

大白菜还未上市,娃娃菜却正当时。姚国顺的乡邻马宗治今年种了30亩大田蔬菜,“一半大白菜、一半娃娃菜,娃娃菜这几天刚长好,好多菜贩子开着挂车到村口来收,1公斤1.6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要是把地里的娃娃菜全卖掉,估计能赚个2万元”。

马宗治家里有5口人,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妻子照料80岁的老母亲,劳动力只有他一人。“农忙的时候得雇人收菜,按小时算钱,一个小时10元。我们村种菜是传统,地多的靠种菜为生,地少的靠帮别人种菜为生。”说话的同时,马宗治利落地将4个小时的工钱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夏原州区最是幸福丰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