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小碗菜品牌真可谓是雨后春笋,到处都是。除了纯外卖型商家,一些堂食餐饮店也开始做起了“小碗菜”外卖生意。
生意稍微好一些的门店,一个月的“小碗菜”外卖订单很容易就能达到两三千单的销量。销量高的双平台都可以达到+,可以说只要跟小碗菜沾边的,那销量都不差,都基本上是商圈的头部。
想必很多人都会疑惑,只是家常菜的份量变小了一点,单量就这么迅猛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无论是分量还是价格,小碗菜更容易让用户下单
外卖区别于堂食最根本的差异是消费场景的差异。
传统老店的招牌菜品份量一般都比较大,尤其是主打烤鱼、烤鸭的商家。
试想一下,对于一个主要解决一餐问题的办公室白领会在中午订外卖的时候点一份烤鱼或者烤鸭吗?这种一两个人吃不完,三四个人吃份量少的菜品,真的让人不知从何点起啊!!!!
而且传统的炒菜有两三人的分量,很多女生的胃口小,饭量有限,一顿饭只能点一道菜,若多点一两道菜就会造成浪费。
而外卖平台上推出的“小碗菜”,不仅品类众多,分量也是按照一人一份设置,价格大多在5到15元以内,原先一份菜的钱就能点两三道不同种类的“小碗菜”,还不会出现分量太大造成浪费的现象,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一份菜不够吃、多份菜吃不完的情况发生。
这样可以降低顾客进入门槛,让顾客花更少的钱可以点更多菜,获得更丰富的产品体验、品质体验及性价比体验。
小碗菜菜品受众广,定价有弹性
食材广谱,客群开口大
小碗菜基本的食材有牛肉、猪肉、豆角、包菜、土豆丝、花菜等,都是大众家常菜的常见食材,广谱性极高,南北方人都爱吃。
广谱性食材在顾客端意味着客群开口大,企业端意味着成本可控。而且菜品数量多,比炸鸡、汉堡、麻辣烫、凉皮这些热门品类更易多次复购下单。
味型经典,具备成瘾性
小碗菜在味型上有红烧、辣、酸辣、鱼香等味型,都是当前大众就餐的主力味型。同时带辣口、酸口的菜品占到所有小碗菜的50%,下饭的同时酸、辣味型也更具备口味的成瘾性,更容易提高顾客的复购。
定价有弹性
小碗菜既有低价位土豆丝、银耳汤,也有高价位28元牛肉,但主力价位保持在12-19元区间内,让顾客怎么点都舒服。
目前小碗菜外卖的运营套路
01小碗菜的运营核心在:高频复购
小碗菜想要活,一定不能把重心放在客单价上,而是在提高单量上。
所有外卖的高销量店铺无外乎做好两个指标:高下单转化率、高复购率。
只有这两个指标做好了,单量才能维持住。
转化率除了次要的店铺装修、菜单优化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优惠力度,以及最后用户付款的最终客单价了。
现在的小碗菜店铺基本把满减作为引流、全折扣菜品低定价,外加各种超低价小食,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超级便宜!
但最重要的是商家要主动把客单价要控制住。因为控制了低价,可以保证了店铺的下单转化率,同时也为复购率做铺垫。
高复购率的保持一方面得益于低价,另一方面还需要的是菜品的制定。
可以允许商家推出自己的特色菜品,但菜单总体70%以上都必须是当地畅销菜品,这样才能保证菜品受众够广。
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些套餐来提高下单转化。把常见套菜组合好了放到菜单最前面,对顾客来说菜品丰富,又比单买更划算,还避免了“选择困难”。
02销量和推广成本成正比
其实不是所有的外卖店都适合高推广费的,尤其是那些小众品类。而小碗菜不同,因为它的受众广,夸张点说配送范围内99%的用户都是目标用户,毕竟没人不吃炒菜,而且定价也低,单量没有天花板。
商家推广预算越高,获得的单量就越高。一般,小碗菜的推广成本占营业额20%以内都算是正常的。
总结
在单人火锅、单人酸菜鱼走红的同时可以看出,现在人们对于小份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正如现在大火的小碗菜。所以各位商家可以抓住这个突破口,生成具有竞争力的菜单体系。